原子發射光譜法有什么樣的特點?原子發射光譜儀廠家從特征譜線、共振線、靈敏線三方面為您簡單介紹。
特征譜線
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法的特點:
⑴可多元素同時檢測各元素同時發射各自的特征光譜;
⑵分析速度快試樣不需處理,同時對幾十種元素進行定量分析(光電直讀儀);
⑶選擇性高 各元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光譜;
⑷檢出限較低 10~0.1mg×g-1(一般光源);ng×g-1(ICP)
⑸準確度較高 5%~10% (一般光源); <1% (ICP) ;
⑹ICP-AES性能優越線性范圍4~6數量級,可測高、中、低不同含量試樣;
缺點:非金屬元素不能檢測或靈敏度低。
在正常狀態下,元素處于基態,元素在受到熱(火焰)或電(電火花)激發時,由基態躍遷到激發態,返回到基態時,發射出線狀光譜。不同元素由于原子結構不同,產生的光譜線具有特征性,所以稱為特征譜線。在原子發射光譜分析中又提出來元素的共振線、靈敏線、最后線和分析線。
共振線
原子的核外電子在不斷運動而處于一定的能級,具有一定的能量。正常情況下原子處于穩定的能量最低狀態稱為基態。原子的外層電子獲得能量后,從基態躍遷到高能級上,處于這種狀態的原子稱為激發態。激發態也有很多個,能級由低到高,依次稱為第一激發態、第二激發態,等等。 處于激發態的原子很不穩定,在極短的時間內便躍遷到基態或低能態而產生發射光譜線。通常把從激發態躍遷到基態的譜線稱為共振線;把由第一激發態躍遷到基態產生的譜線稱為:第一共振發射線線,簡稱第一共振線。
靈敏線
第一共振線的產生,是由于躍遷到低能級時釋放出多余的能量,是以一定波長形式的電磁波輻射的。因為第一共振線最易發生,能量最小,所以稱為靈敏線。例如,Mg285.21nm ,就是第一共振線,也是靈敏線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