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8日,繼昨日中國化學會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大會報告勝利召開之后,無機與同位素質譜分析、組學與代謝質譜分析、質譜儀器研制新技術、天然產物與藥物質譜分析、環境與食品安全質譜分析、生命科學質譜分析、樣品前處理與質譜分析、能源與材料質譜分析分會場與青年論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繼續進行。裂解機理及相關質譜技術分會場將在19日舉行。
“質譜儀器研制新技術”分會場共有12位我國質譜儀器研發專家以報告形式分享了儀器研制的經驗與成果。報告內容精彩,會場氣氛火爆。
據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物理所研究員姜山介紹,加速器離子質譜(AMS)裝置從第三代開始轉入了小型化,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我國原子能院,全球在2014年約有120臺AMS)AMS的需求量增長飛快。該儀器主要應用于多核素測量、專門核素測量、藥物研究等專一目的測量。我國原子能院在國際上處于指導AMS技術發展的地位,2014年原子能院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AMS(0.2MV)裝置。
東華理工大學教授陳煥文介紹了用分步調控策略提高離子化效率和選擇性技術。具體技術包括以ESI制備能荷載體在三維空間傳遞能荷直接分析粘稠樣品、活體生物表面及蛋白質;以電暈放電制備能荷載體在二維表面傳遞能荷,直接分析粉末樣品。陳煥文還講到了利用微波等離子體矩進行直接離子化的探索研究。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海洋介紹了基于真空紫外光(VUV)電離源的磁場增強電離源(MPEI),及將其用于PVC熱解VOCs產物監控、超高壓SF6開關中分解雜質的原位檢測等,實際的例子有天津爆炸事件后空氣和水樣分析。李海洋還介紹了基于真空紫外光燈的離子源及其在催化過程中的應用和采用SPI-MS測量同分異構體。
四川大學分析儀器研究中心教授段憶翔介紹了研究團隊的開發的兩種常壓解析離子化技術:微波誘導等離子體電離源(MIPI)、微型直流等離子體電離源(MFGDP)的構建原理和在復雜基體樣品直接分析中的應用。段憶翔還談到了微型等離子探針(MPP)的進樣和分析原理。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昊陽介紹了基于碳纖維的新型敞開式離子源技術,此技術通過集合了溶解、分離、萃取、衍生化等過程簡化了前處理,可直接分析不同樣本。王昊陽還談到了該團隊研究的僅需打火機就能實現的常壓火焰離子化技術(AFI)。
寧波大學科學儀器創新團隊副教授聞路紅告訴聽會者,其團隊目前正在將清華大學教授張新榮團隊前期研發的DBDI技術繼續向產業化方向研制開發。并希望其他研發團隊將科研成果轉到寧波大學科學儀器創新團隊繼續研究以走向產業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洋從結構和原理介紹了同步輻射光電離質譜,并介紹了該團隊目前利用該儀器進行的研究工作,如生物質熱解、催化反應研究、復雜基質樣品分析等。
2015年10月18日,繼昨日中國化學會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大會報告勝利召開之后,無機與同位素質譜分析、組學與代謝質譜分析、質譜儀器研制新技術、天然產物與藥物質譜分析、環境與食品安全質譜分析、生命科學質譜分析、樣品前處理與質譜分析、能源與材料質譜分析分會場與青年論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繼續進行。裂解機理及相關質譜技術分會場將在19日舉行。
“質譜儀器研制新技術”分會場共有12位我國質譜儀器研發專家以報告形式分享了儀器研制的經驗與成果。報告內容精彩,會場氣氛火爆。
據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物理所研究員姜山介紹,加速器離子質譜(AMS)裝置從第三代開始轉入了小型化,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我國原子能院,全球在2014年約有120臺AMS)AMS的需求量增長飛快。該儀器主要應用于多核素測量、專門核素測量、藥物研究等專一目的測量。我國原子能院在國際上處于指導AMS技術發展的地位,2014年原子能院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AMS(0.2MV)裝置。
東華理工大學教授陳煥文介紹了用分步調控策略提高離子化效率和選擇性技術。具體技術包括以ESI制備能荷載體在三維空間傳遞能荷直接分析粘稠樣品、活體生物表面及蛋白質;以電暈放電制備能荷載體在二維表面傳遞能荷,直接分析粉末樣品。陳煥文還講到了利用微波等離子體矩進行直接離子化的探索研究。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海洋介紹了基于真空紫外光(VUV)電離源的磁場增強電離源(MPEI),及將其用于PVC熱解VOCs產物監控、超高壓SF6開關中分解雜質的原位檢測等,實際的例子有天津爆炸事件后空氣和水樣分析。李海洋還介紹了基于真空紫外光燈的離子源及其在催化過程中的應用和采用SPI-MS測量同分異構體。
四川大學分析儀器研究中心教授段憶翔介紹了研究團隊的開發的兩種常壓解析離子化技術:微波誘導等離子體電離源(MIPI)、微型直流等離子體電離源(MFGDP)的構建原理和在復雜基體樣品直接分析中的應用。段憶翔還談到了微型等離子探針(MPP)的進樣和分析原理。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昊陽介紹了基于碳纖維的新型敞開式離子源技術,此技術通過集合了溶解、分離、萃取、衍生化等過程簡化了前處理,可直接分析不同樣本。王昊陽還談到了該團隊研究的僅需打火機就能實現的常壓火焰離子化技術(AFI)。
寧波大學科學儀器創新團隊副教授聞路紅告訴聽會者,其團隊目前正在將清華大學教授張新榮團隊前期研發的DBDI技術繼續向產業化方向研制開發。并希望其他研發團隊將科研成果轉到寧波大學科學儀器創新團隊繼續研究以走向產業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洋從結構和原理介紹了同步輻射光電離質譜,并介紹了該團隊目前利用該儀器進行的研究工作,如生物質熱解、催化反應研究、復雜基質樣品分析等。